酷知馆 > 教育
导航

什么是林业经济学

来源:酷知馆 1.47W 次

研究林业部门物质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它同时也从经济和技术的相互关系上研究林业部门生产力发展运动的规律,以及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组织与配置等,为满足社会对林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服务。

什么是林业经济学

历史发展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文献中已有关于林业经济活动的记载;但作为一门独立的林业经济科学,则是在资本主义林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至今已有 100多年的历史。它在欧洲的发展始于林政学。以后传入日本,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而突破了林政学研究的范围。1920年法国G.于费尔的《林业经济》专著问世,1945年后日本、美国、苏联等国也都出版了林业经济学著作。日本的研究涉及林政、林业经营、林业会计、林业经济史、木材市场、林业计量经济学等。美国的林业经济学除研究木材采运经济、木材市场经济外,还重视对森林永续利用和森林多种效益的研究,建立了森林资源经济学等。苏联在十月革命后,林业经济学者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原理,研究了森林的价值及价值范畴在社会主义林业经济中的应用林业中的级差地租和林业扩大再生产等问题,使林业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学科体系

林业经济是一门应用经济科学,属部门经济学科,它与林业技术科学共同构成林业科学体系。林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是随着林业生产和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所包括的分支学科各国不尽一致。一般包括林业经济学概论、森林工业经济学、林业经营经济学、林业经济史、林业法规、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学、林业统计学、林业会计学,以及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而产生的边缘学科,如林业技术经济学、森林生态经济学、森林资源经济学、林业经济地理学等。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在中国,林业经济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是探索和揭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林业发展道路,阐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林业中的生产关系和合理组织、开发、利用生产力的原理、原则,为国家制订有关林业的方针、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林业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林业生产单位的组织形式及林业经济管理体制(见林业经营形式、国营林业局、国营林场(中国)),林业中的劳动力、土地资源及其他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见林业劳动、森林资源再生产),林业生产部门的结构(见林业生产结构)、林业生产布局与林业区划,林业规划和计划,林业投资效果的分析和评价(见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林业产品贸易与价格(见木材流通、木材价格),林价,林业财政、信贷及资金的运用(见林业资金),林业中产品和收入的分配(见农业收入分配)及林业职工的生活消费,森林生态及社会公益经济效益等。当前,加强林业经济学的研究,根据客观经济规律正确处理林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各方面的经济关系,正确处理技术和经济的关系,运用社会主义的经济手段,协调林业生产建设中的各个环节,使生产者的责、权、利结合兼顾,以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林业经济学的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同时也应用经济统计、经济数学、抽象推理等方法。

中国的研究和教育状况

中国林业经济学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起步较晚。1955年东北林学院首先开办了林业经济研究生班和师资进修班,为国家培养了第一批林业经济理论队伍。此后,在各林业院校逐步有林业经济课的开设。1960年,北京林学院和东北林学院设立林业经济专业,中国林业科学院成立林业经济研究所。1978年后,其他林业院校也相继成立林业经济专业,一些地方相应成立了林业经济研究所。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成立了林业管理干部学院,为林业经济建设培养专业人才。1980年成立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同时创办《林业经济》等刊物,对林业经济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起了促进作用。

自50年代以来,研究工作的重点主要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来解释中国的林业经济问题,诸如林价和木材价格、地区林业经济、林业生产经济效益、森林生态经济等。今后,根据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林业的要求,林业发展战略及科学预测、山区林业经济、林业生产经济效果评价、林业商品生产及流通、林业资金筹集及合理使用等问题将成为深入系统研究的重点。

参考书目

G.鲁宾逊·格雷戈里著,许伍权、赵克绳、张承襄、陈达平、刘培裕、黄秉端译:《森林资源经济学》,林业出版社,北京,1985。(nson Gregory, Forest Resource Economics,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York 1972.)

#林业 #经济学
相关内容
热门图文
最近更新